WFU

2017年5月25日 星期四

2017國小美術班招生考試解析



作者:陳璽元


關於國小美術班考試


國小美術班目前全名為「藝術才能美術班」,由三十多年前「美勞教育實驗班」不斷更名沿革至今,全台灣念過美術班的校友遍及百業,有些甚至是公眾名人,美術班的教學特色在於加重了「視覺藝術教育」的課程,對孩子美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貢獻。

今年台北市國小美術班考試圓滿結束了,參與的小朋友約160多位,比去年略有減少,可能跟大環境學生人數減少也有相關。這次的考題仍算是小朋友好發揮的主題,以下是本次考試的形式及解析。


考試過程&題目



考試分成三階段:創意線畫、平面繪畫、立體造型,考試時間為期一天,台北市是由三間美術班學校輪流舉辦。


(照片僅為示意圖)

【創意線畫】

題目:「玩遊戲」    

材料:八開圖畫紙,奇異筆中、粗各一隻。


(照片僅為示意圖)

【平面繪畫】

題目:「我們一起幫大嘴怪拔牙」

材料:八開圖畫紙,16色粉蠟筆。



【立體造型】

題目:「正在做蛋糕的廚師」

材料:陶土2包,安全剪刀1把,透明吸管5支,牙籤5支,塑膠醬油碟1個,廚房紙巾2張。




考題解析



因為考試對象以二年級同學為主,所以創作的主題多以「小朋友自身經驗」或是「想像世界」為主軸發想,對小朋友而言不難發揮,表現主要目標要放在「如何能脫穎而出」


創意線畫「玩遊戲」主題是正在運動中的人,繪畫重點,首先人物肢體全部要有變化,全身的關節能彎曲就不要僵直,這樣畫面上看起來人物的「動感」也會比較強;其次要注意配角與細節的部分,除了外部的輪廓,考試前,小朋友就可以透過「曼陀羅」的線條變化訓練,多嘗試各種不同的空格填滿方法。

其次,要讓畫面中充滿「點、線、面」的構圖元素,就可以讓整個作品看起來有很高的完整度。所謂的「點、線、面」,就是畫面中有明顯的「大小點狀造型」、「各式粗細變化線條」、「大面積的黑白塊面」,如此可以讓畫面看起來更加完成也充滿變化。

參考作品:摘自《幼兒網》

平面繪畫「我們一起幫大嘴怪拔牙」,表達重點放在想像世界與拔牙過程的戲劇感。繪畫主角當然就是張大嘴巴的一隻怪獸,與正在與牙齒奮戰的小朋友們;這算是很有畫面的一個題目,是評審讓小朋友可以快速進入創作的巧思,然而真正脫穎而出的關鍵,在於色彩的變化要能凸顯出主題,能夠在平面繪畫考試中勝出的小朋友,多是能做到「色彩漸層變化」,並且「將顏色填滿畫面」。

色彩漸層變化可以讓同一個塊面看起來有光影變化的效果,而把畫紙都填滿顏色是讓作品完整度提高很重要的關鍵。不過在考試過程中,也會看到有些小朋友可能太求好心切,不斷疊上各種斑斕的色彩,這樣反而讓畫面色彩變得零碎,重點也不見了。

參考作品:摘自《兒童網》

立體造型「正在做蛋糕的廚師」,考驗小朋友的塑形技巧,與立體結構的掌控能力。筆者實際走訪不同考場時發現,同一個考場的小朋友,運用到的技巧會很雷同,當前面座位有些技巧比較好的小朋友(比如會用吸管當做人物支架、或是捏塑出很吸睛的主題造型),後面的小朋友就會試著學習模仿,因此造成有些考場作品水準特別好,有些考場則較普通,(這大概就是所謂的考運吧XD),所以考生之間的影響力真的不容小覷。

要在立體造型項目得到好成績,有幾個要點:「所有的土要用完」、「人物製作出各種轉折動態」、「運用支架做出不同的層次感」、「細節處理多種變化」

發下的陶土全部用完,作品看起來才會有規模,但先萬不能倒下,否則前功盡棄;人物的動態表現是加分很大的關鍵,如果能讓廚師的肢體在歪歪斜斜像是跳舞一樣的表現,自然很容易吸引評審目光不過拉開分數差距最大,的應該還是在小朋友運用支架效果的表現上,雖然創作的原料是陶土,但是若小朋友懂得用吸管當做支撐做出桌腳,或是當做人物直立的輔助道具(希臘雕像也用這招),就可以讓作品看起來更有空間感,分數也會比較好。

示意圖:我自己畫的(觀察現場小朋友作品)



結論:考試要技巧,考上是緣分


考試是種緣分,從多年實際美術教學經驗來看,要用一個考試中就篩選出真正有天份的學生,其實是很有難度的。一個沒有美術興趣的小朋友,只要夠聽話,透過美術老師有步驟地「公式指導」,就能畫出一個「很有技巧」的作品,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。但即便如此,我教的很多屆中,仍然有不少從未經過訓練就考上的學生,所以一切真的是看考運。

仍不可否認繪畫技巧確實對「競賽類」創作非常重要,所以考試前,先接受基本的訓練跟準備,也是必要的功課。

(示意圖:校內評審美術作品)
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暗黑心得:我不支持這樣的篩選,但也許這已是基本的公平


雖然我是從小學一路讀美術班上來的學生,但如果問我:「你支持這樣的考試嗎?」我的答案是否定的,因為現在多數人對兒童美術作品有太多誤解。

為什麼上面要引用兩張大陸兒童畫當參考作品?因為那是很多大人心中的「好作品標準」。

但實際優秀的藝術作品不全是這樣的!這個時代已不像過去那樣緩慢,「畫出一張扎實完整的畫」只是某種藝術的標準。其他像是服裝、工業設計、甚至現代建築、劇場等視覺美學,需要的都不是繁複,而是單純簡化的視覺元素。

因此美術教育的重點應該放在「創造力」,而不只是「表現力」上,從看見每個孩子的真實能力出發,進而協助他們組合出自己的優勢能力,這才是老師該做的事。

只可惜在短暫評選過程中,好好欣賞一件比賽作品太難了,所以評審只能用統一的評斷標準來決定作品好壞,無奈的捨棄了一些有天份的孩子。


所以我仍祝福考上的小朋友學習愉快,沒考上的也別灰心,真的的實力來自於對目標的堅定,而不一定來自於別人的肯定或否定,只要朝著你相信的路前進,成功大門最終為你而開! :)

最後放一張外出到台中泰安國小當講師時,和語文名師林彥佑的合影照,提醒莫忘初衷,開心每一天

線上收聽美術班資訊分享

Spotify      Podcasts(Apple)    google播客



文章閱讀

美術班相關 / 玩美筆記  / 阿元老思說